写作之家!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传统文化的礼仪知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传统文化的礼仪知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礼仪知识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

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

跪拜礼:

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旧时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礼节。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

礼仪之行动篇

春节期间不管是走亲还是访友,都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这时正是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大好时机。

1、嘴甜:教孩子学会称呼

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这些常见的亲人很容易称呼,可是对不常见的客人,父母就要提前为孩子做足功课。很多称呼孩子平时不常用,叫的时候会口生。如果家长提前告诉孩子要来的客人叫什么,并“排练”着称呼一下,孩子称呼起来就会很自然。

2、就餐:好吃的给别人留点

平时的生活一般是三口之家,爸爸妈妈比较迁就孩子,孩子爱吃的东西会有意让他们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场的话,就要讲究礼貌。要知道,好东西大家都喜欢,如果饭桌上有好东西,你不要自己一个人吃光,要留点给别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孩子没人喜欢的。

告诉孩子在餐桌上不要舞动筷子、勺子或刀叉,以免妨碍到邻座。孩子落座后,应等待其他人到齐,尤其是主人落座宣布宴会开始后方可开吃。取菜时,尽量取自己面前的,看准哪个就夹它,别翻来覆去地挑。更要小心夹菜,以免溅脏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衣服。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对还没吃完的人说:请大家慢用。

3、待人:要学会谦让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人跟他们争夺什么。可是去有孩子的家庭做客,或者带孩子的家庭来自己家里做客,情况就不同了。家长若不加以教育,孩子之间常会有不愉快。

对孩子来说,最难接待的是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小客人。因此,事先跟孩子打招呼,教会他如何接待小客人。当你们看的电视频道不一致时怎么办?你们喜欢的玩具只有一个怎么办?这些问题都需要家长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春节期间正是教育孩子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因为他将来长大了,也要具备谦让、团结的品德。

4、接物:压岁钱要双手接

去别人家做客时要轻轻敲门,千万不可以随便翻主人的东西。长辈给压岁钱时要双手接,并说“谢谢”。拿了红包,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不礼貌的表现哦。

5、交谈:让人把话说完

在亲友聚会大家倾谈时,别人在谈话中,不管是好话坏话、愿意听的或不愿意听的,都得让人把话说完,然后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切不可中途插话进行干预(俗称“打断鼓柄”),中断或制止别人发言,这样必然引起对方不满,不欢而散,甚至因此断送友谊。此外,在商讨问题时,更应注意这些基本礼节。

礼仪之文化篇

1、贴春联,感受传统文化

贴春联,挂福字,办年货等一系列节前准备工作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完成,让他们在参与中得到乐趣,在劳动后收获成就感。还有放鞭炮,放礼花,逛庙会,看花灯,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2、包饺子,感受家庭温暖

让孩子参与包饺子的整个过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擀皮,在这当中让孩子体会到包饺子的过程,全家围坐,和和美美,感受家庭成员相聚的温暖气氛。

全家人一起逛庙会,看花灯,吃小吃,温馨无比,其乐融融,如此幸福的感觉,孩子们会轻易忘记吗?

3、听传说,感受年味

让孩子切实体验浓浓的年味,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给孩子讲讲春节的传说,讲讲年糕、红灯笼、红对联……这些中国元素的含义,让孩子感受中华文化,让孩子参与贴春联、做年糕等活动,让他们享受劳动果实的同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4、拜年,感受人际感情和传统孝道

从正月初一给自家父母长辈拜年,接着邻居们互拜,到外婆家走亲戚,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热情友善,要把感受这种浓情传递给孩子。

利用看望自己父母和长辈的机会,让孩子体会孝道,学会尊重、孝敬老人。

过年了,忙碌了一年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该歇歇了,一句吉祥话,一杯清香的热茶,一张亲手绘制的贺年卡……以表达对过去一年养育的感谢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祝福。口头上的问候拜年自然必不可少,还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情。


传统文化的礼仪知识相关文章:

★ 武汉的传统文化习俗礼仪知识

★ 中国传统文化之礼仪

★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知识

★ 广东民俗文化礼仪知识

★ 广州文化习俗礼仪知识

★ 新疆风俗文化礼仪知识

★ 滨州风俗文化礼仪知识

★ 母亲节的传统礼仪知识

★ 中秋节文化习俗礼仪知识

★ 东北风俗习惯礼仪知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