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手机市场调研报告5篇
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不创新突破只有出局,重视合同,确保质量,准时交付,严守承诺,制造须靠低成本,竞争依赖高品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手机市场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2023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1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开始升高,而且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张,还记得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且,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大学生、中学生……想也别想。但是20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接着是中学生,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第一时间联络,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有得学生身上还有两部手机呢,那更不用说手机电话卡了。
从以前的“水壶”到现在的只有手掌大的手机,无论从功能到外表都是一个大飞跃,但是,价格却成反比,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买机好时期,所以不少学生赶上了这好时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手机SIM卡的出现,手机不再是一种高身份的象征或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成为一种较为普及的通讯工具。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做了一个关于中学生手机调查。
调查目标
(1)了解中学生使用手机现状
(2)研究怎样解决手机一族问题
调查方法
(1)采访调查
(2)问卷调查
调查分析:
调查中发现,80%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下面是我们对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分析:
1、手机的品牌、价格、档次及考虑因素
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三星,索尼爱立信,诺基亚倍受中学生青睐,三者共占调查总数的55%。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如国产王牌TCL、波导,所购者也不多,两者共占12%,可见中学生在手机品牌上基本倾向于洋品牌。中学生所购手机价格基本在2000——3000元之间,约占总数的76%,高于3000元和低于2000元共占20.30%,1000元以下的低档手机则无人问津。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质量,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71.19%,8.26%的中学生是自己打工挣的钱,11.23%是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9、32%是别人送的,基本上不存在向别人借钱或银行贷款购买手机的现象。
3、忽如一夜春风来
调查显示,选用充值卡在大学生中仍占大多数,这样可以保证每月的话费保持在本人可控制的范围内,集中在每月50元至12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学每月短信费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月的短信费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短信息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4、购机目的及交往对象
中学生购买手机36人是为了通信,占总人数的38.70%,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有6.45%的人是因为受别人的影响,23人是因为看中了手机的功能;而另有21人,约占22.58%购买手机是没有原因的想购买就购买了,约有7人选择其他,约占7.53%,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64.1%,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23.56%学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也不例外,近48%的学生中意拍照手机,34.0%的学生使用下载的流行音乐作为铃声。随着彩屏和摄像手机的普及率上升,学生也开始更多的使用下载图片或者自己拍摄的图片,甚至自己制作的图片作为待机图片。
5、手机的使用情况
(1)更新频率低中学生在手机的更新上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超过半数的同学在这学期间没有更换的打算。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购买手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由家里承担,因此父母不允许子女频繁地更换手机。但是我们从中学生能承受的手机价格中可以发现,虽然2000元左右的手机目前仍占在校大学生需求的最大比例,但随着他们日益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直至参加工作,大多数同学的未来目标更倾向于高于3000元的高档手机,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将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经济保证,他们也将成为中高档手机的潜在消费群。昂贵的话费依然是在校学生手机族的最大烦恼(25.42%),其次是担心被偷,占1/5,另外占用时间多占11.23%,怕被人骚扰,的占15.04%,以及款色不流行占11.65%。
(2)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起社会的争议,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端消费产品,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影响学习,作为当事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使用手机不利的影响中,主要体现在影响上课、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浪费钱,比例分别为28.1%、19.6%、23.1%,而认为没有坏处的比例为21.5%。这也反映出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则需要社会正确引导。
另外,专家认为:手机辐射不容忽视。今年4月7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辐射会渗入其大脑50%的区域;对10岁的孩子来说,辐射则会渗入其大脑30%的区域。而德国防辐射机构主席沃尔弗拉姆?柯尼希也对当地媒体《柏林日报》表示,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一般来说,手机通话应尽可能短。父母应使子女尽可能远离这项高科技。”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最差的手机噪音达133分贝,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苦极限。
结论:
总结一下学生手机消费群的特点:
1、追逐时尚、注重个性张扬
2、易于接受新事物
3、需要更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流
4、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厌旧”
5、主要任务是学习
6、生理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7、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影响。
反思:
手机对学习是否有影响?如手机作弊、上课时手机铃声影响课堂秩序、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害,手机还会带来攀比风,而且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接听电话,还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中学生最好还是正确对待手机,有效的运用我们的通信工具,做到不为手机着迷,而不是手机控制我们的思想。总的来说,本调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中学生手机消费的因素。不过,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理论支持还不够。谨以本调查为以后的研究作下铺垫。
感受:
这次调查让我们知道了应该如何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提高了我们的社会交际能力。为了完成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仅网上查找了有关资料,而且还到实地参观、访问。通过这次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了我的组织能力,体会到科学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要有坚定的信念,面对挫折,不能言败,不能放弃,要有急流勇进、勇于探究的精神。
2023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2
手机依赖这个现象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现象做了研究,但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研究却十分寥寥。我课题组就杭州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题为“在杭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的调查,通过对近千分问卷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手机依赖现象在高校中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将随着手机使用的频繁、功能的发达,而引发出更多的问题,作为学校必须正视这一现象,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办法。
随着社会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手机的使用已经越来越频繁,大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亦相当之高,而且使用非常频繁,部分甚至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如烦燥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不良情绪,而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瘾初成时的情况,手机会不会成为继网瘾之后又一个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危害的现象呢?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在杭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主要是杭州地区高校的学生。包括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
(2)研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手机使用的一般情况,个人生活状态和手机使用心理3个方面。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有效率为95.5%。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
结果与分析:
(1)问卷一般情况:在955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年龄在18~24岁,其中男性为370人,占39.7%,女性为585人,占61.3%。手机拥有率高达98.95%,近一半的受调查者(49.74%)是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使用手机的。
(2)手机使用基本情况上:57.59%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作用非常大,是离不开的;71.2%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大的吸引力“方便与他人沟通”。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主要的三项作用分别是:通话(85.86%),短消息(85.34%),上网(52.36%)。
(3)在手机消费方面:大部分的受调查者表示(79.06%)从未换过手机或要用坏才换手机;而在选择手机方面53.93%的受调查者选择1000——1500价位的机型,62.83%的选择国产品牌;92.76%的受调查者每月话费在100元以下,仍有39.27%的受调查者觉得花费消费太多,占了生活费好一部分。
调查建议: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了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必须充分引起学校的重视,手机依赖不但影响学生学习、生活,更有可能引起不良心理状态,甚至是心理疾病,所以必须进行干预和控制。我们看到,在手机使用的礼仪方面,比原来提高不少,说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还是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在控制网络成瘾方面也有许多对校方而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参考借鉴。建议如下:
(1)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控制手机过度使用;
(2)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知晓“手机依赖”的危害,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3)鼓励学生与朋友联系多采用其他方式,如书信往来,直接见面等,逐步脱离对手机的依赖;
(4)适当参加有益的身心活动,加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5)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途径,并引入相关检测量表,为一些症状明显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当依赖症比较严重时,应当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情况恶化;
(6)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发现自身或者同学有相关依赖现象时,应及时求助于心理教师;
(7)对于已经形成手机依赖的人,则应通过监督、治疗,逐步减少非必要的使用时间,尽量使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而达到减少症状,摆脱依赖的目的。
2023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3
调查说明: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课题:关于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情况
前言:
现在的青年学生,是“低头族”的代表。那么,大学生对手机使用的状况如何?手机对大学生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对此,我们以__大学为例展开了调查。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__校大学生仅有11%是大学以后有的手机,其中只有1%的学生没有更换过手机,有72%的学生更换至少3部。可见,手机已经是大学生必需用品。
二、大学生的手机主要用于联络好友、浏览网页,玩手机游戏和查资料等。其中只有7%的学生多用手机查资料,3%的学生仅用于玩游戏,绝大部分是用手机聊天,短信、微博、微信、QQ等通讯功能。可见,少数学生仍沉迷在手机游戏中,其中有22%的同学安装至少3个游戏以上,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是会带来影响的。
三、有近66%的学生每天使用在3个小时以上。有32%的学生习惯于使用手机。可见部分同学已经对手机有了依赖性。
四、有13%的学生有时会产生手机震动的错觉;51%的学生有睡前刷空间、微博和朋友圈的现象,也说明学生对的依赖性程度。
五、74%的同学希望手机更加智能,便捷。也有7%的学生希望手机只能打电话,发信息即可。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给学生的学习带了负面影响,不仅是依赖手机的问题,还表现在过度沉迷于网络。
总结:
通过调查,学生在手机使用方面存实存一些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占用日常生活时间较多,对手机有了某种程度的依赖,却忽视手机的学习功能,沉迷手机游戏更重要的是,一些网聊和游戏会分散学生们的学习精力,希望大学们能够正确认识,不再依赖手机。
2023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4
调查目的及意义:
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率正在日益的提升。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手机技术的发展,更是提高了人民对手机的消费需求。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与一般群体的手机消费相比,大学生的手机消费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又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因此,对大学生手机消费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在手机消费方面的现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消费观中所存在的积极与消极的一面。
调查采样地点:
石家庄经济学院
调查时间:
__年x月x日——__年x月x日
调查方式:
发放网络调查100份,收回76份,回收率达76%根据调查结果,生成以下报告。
一、调查基本情况
1对手机适合的价格.1000元以下的占28.6%,1000元~2000元的占63.5%,2000元~3000元的占4.8%,3000元~4000元的占1.6%,4000元以上占1.6%。可见调查大学生认为适合的手机价格大概在1000~2000左右。
2.对于购买手机的原因,用与联系的占66.7%,用于娱乐的占32.6%,看别人有,自己也想买的占0.7%。大学生在手机购买方面在数据上主要表表示为以通讯为主。
3.对于手机是否对学习有用,有超过80%的受调查的同学认为有帮助,仅有20%的同学认为是没有帮助甚至是起消极作用的。具体数据为:12.7%的同学认为很有帮助,68.3%的同学认为有帮助,15.3%的同学认为是没有帮助的,仅有3.8%的同学认为是起消极作用的。由此可见大学生中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手机有助于学习
4.对于选购手机时所看重的因素,超过四成的的同学都选择了性能因素。具体数据为:43%的同学选择性能因素,7.9%选择价格因素,35.6%选择品牌因素(考虑是否是名牌),4%选择外观因素,3.2%选择便捷性因素,4%选择售后服务因素,2.4%选择其他因素。
5.关于手机购买的金钱来源,有64.3%的同学是靠父母给出钱,有24.6%的同学是父母和自己各出一半,只有11.1%的同学是用自己的钱。
6.对于购买手机时所参考的信息,4%的同学是通过广告,6.3%的同学是参考媒体产品测评,28.6%的同学是通过直观产品的展示操作。
2.4%的同学通过销售人员的介绍推荐,31.7%的同学通过参考网络有关的参数,18.3%的同学是经过亲戚朋友的介绍,其他方面的同学占8.7%。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特点
1选择同类商品中价格比较中档的,1000~2000是大学生认为比较适合的价格.而这个价格是在手机市场中中档的价格。中档价格应该是大学生现今所能暂时承当的,这也导致大学生在选购商品时选择一些中档价格的,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少有收入来源,虽然有父母的资助,但是他们消费依然会去刻意节省。尽量选择中档价格以保证价格和质量都可以接受。
2.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在上面的调查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以质量作为选购手机的主要原因,除了质量,他们还考虑到了手机在大学中对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虽然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手机的娱乐性大于学习性,但是手机的的学习性为更多人接受。也因此,手机的学习性成为了手机实用性所考虑的因素之一。实用性也成为大学生对手机选购的第一要素。从中也可以类比得知,大学生平时也应该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
3.购买更多地借助媒体信息作为参考,在上面的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喜欢借助电视和互联网来了解产品的性能,还有的同学听取家人亲戚的意见作为参考。当然,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喜欢亲身体验。
4.金钱来源多来自父母,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手机可谓是高档奢侈品,但是为了在大学能够更好的与人交流,大部分学生最终都是选择向父母伸手。
三、核心问题阐述
手机消费所反映的大学生消费观中的积极与消极一面
(一)积极的一面
1.追求实用和理性消费。从上面的调查里来看,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以产品的性能作为第一选购因素,却很少有人以产品的外观华丽程度作为第一选购因素。这表明现代的大学生其实已经具有一定理性的消费观念,大学生在当今日趋实用化的价值趋向影响是下,逐步地产生了物有所值的追求。
2.能够很好地利用媒体信息,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年代,大学生们都学会了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体为自己购物提供参考,而互联网更是其中大学生所使用的最多的媒体工具,因为互联网具有速度快,信息更新周期短,覆盖面广的特点。对网络的使用有利于大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产品信息和货比三家,从而选出最适合最便宜的商品。
(二)消极的一面
1.存在超前消费,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并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基本是不能自食其力,生活费也主要是靠父母,但在第四媒体网络的支持下,大学生了解到了世界最时尚的信息,他们的消费也逐渐体现出时尚化潮流化,虽然质量重要,但是更多人也会认为越新潮质量也会更好而选择更新的手机,但这些费用的支付最终依然是拮据的父母买单,所以说,大学生存在超前消费。
2.追求差异,喜欢个性消费。在调查过程中,本文作者曾向受访者提出观看手机的请求,并且发现受访者中大部分人的手机都有着很多的不同,不同的手机品牌与款式,同款手机却有着不同颜色壳。各种各样不同的手机悬挂饰物,都显示着他们各自的差异。其实这也是市场经济所导致的,市场经济以尊重个体为根本的出发点,个人价值地位得到提升,它为主体的自由与平等创造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大学生在消费方面也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的特点。同时,家庭收入的差异也是大学生求个性消费差异的基础,个性化消费固然虽然张扬了个性,但是也增加了一些家庭的负担。
3.钟爱品牌消费,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大量的外国商品涌入了中国市场,外国商品质量并不是特别的好,但相比于本土商品却贵出一两成。然而,大学生们却依然是对外国商品乐此不疲。在调查中,有3成的人在选手机时考虑品牌,而且大都买像诺基亚,索爱这样的大品牌,而国产机性能虽然差不了多少,却依然无人问津。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往往选择过分相信名牌,认为名牌就一定质量好,却缺乏对产品质量真正的考究。
四、结论
一部小小的手机,反应的是大学生当下的消费心理。在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今天,各国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碰撞。而我们这些大学生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着传统消费观影响和现代消费观的冲击,同时还有着对本土消费观的无奈和对西方消费观的渴求。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大学生所需要的。大学应加强国情,民情教育,传授现代现代消费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同时立足文化传统,了解世界发展趋势,让大学生将传统消费观与现代消费观相结合,从而让大学生在坚持勤俭节约的传统消费观的同时,树立当代所倡导的绿色消费观和环保消费观。
五、结语
本次调查,作者做了许多准备,除了自己调查的数据,还参考了网上的多方数据,可以算是做了比较充足的准备,虽然调查过程有点短,但是调查的问卷基本还是能覆盖调查主题的需要,以保证问卷的调查的广泛性和针对性。
2023手机市场调研报告篇5
一)导言:
调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程度及引导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有个正确态度。
调查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年轻一代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为什么大学校园中会掀起‘‘手机热”。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都比较高的群体,为什么依然会出现“手机依赖症”这一社会逐渐热趋化的病症呢?同时,手机对他们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调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学生在手机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了解手机依赖症的发生现状及其不良影响,为今后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的了解手机在大学校园中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原因,达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调查对象: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是什么导致大学生会出现手机依赖性;手机依赖性的影响;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性。
调查人员:__
(二)问卷调查方法
1.文献回顾
手机改变着你我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是否能意识到手机的问题?因此我们小组给大家介绍不同时期关于手机各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相关报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机诞生以来,于1987年手机在中国大陆出现,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现在性能多样,样式各异,手机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随着手机的普及,关于手机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为了能吸引消费者,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于手机的设计、使用和消费者购买手机指导等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更多的将关注集中在手机这个物体本身表层上,忽略了手机的使用者、使用手机的影响等方面。
90年代中后期至世纪之交,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的使用率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关注手机使用对使用者生理的影响。同时期相关的研究详细的分析了手机硬件对人体的伤害,如辐射、燃烧、爆炸等。但是,这些研究忽略了长时间使用手机所引起的非手机硬件上的伤害。如长时间发短信造成手指肌肉损伤等。同时研究也局限在物理影响方面,忽视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新世纪至今,手机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从经济学角度、哲学角度、传播学角度、生理角度等层面上。
2.研究假设
我校大学生对手机有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基本依据: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同学们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其次是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学生对手机具有依赖性。
3.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小组自主设计问卷,一部分印发400分问卷给各院各级同学,另一部分将其上传至问卷调查网站,收集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4.样本及抽样
以我校以及附近大学拥有手机的同学作为对象,然后进行随机发放问卷,最后对其进行数据资料经微机处理分析以及网上数据统计得出调查结果。
(三)调查与分析
1.关于“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可以说是一种对手机产生病理性依赖的综合症,由于某种原因过渡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
标准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手机过多使用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手机不在身边时,经常看手机,看是否有短信电话等,会感觉到焦虑,紧张,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手机。
虽然目前,国内外尚无手机使用时长的科学标准,但一般认为,过度频繁地使用手机,如每天发短信或打电话10次或娱乐超过5小时以上即是使用时间过长。
2.调查研究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5张,回收率89%。从问卷情况上看,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较重。
如问卷第8题,如果离开手机,15.2%的人只能忍受半天以内,36%选了一天,过半的人对手机严重依赖,如果忘记了拿手机,17.1%的人感到焦虑不安,46.4%的人感到不适应,心理上这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心情,从而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手机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如同遥控自我的线,一旦离开了就魂不守舍。
(四)讨论与小结
1、大学生出现手机依赖的原因主观原因:
一是大学生从众心理和盲目攀比的错误价值取向造成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随着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不仅仅是满足于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手机更是成为一种彰显品味个性的工具。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求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认为手机作为一种时尚型、炫耀型消费品的错误价值观念就易造成大学生对手机的沉迷。
二是自制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通过我们对周围同学调查发现对手机依程度与自制能力反相关。大学与其他学习阶段有相当大的区别。大学期间课余时间比较多,学生的自由度比较大。学校对手机的监管放松,所以有些学生因为无聊,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手机玩乐上。
以上都是内因,外因也有两点:
第一是对外的诱惑。不仅包括大学中玩手机的氛围的影响,手机本身功能不断完善更加丰富。大学里课程少,很多人跟风随之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上来。电子技术的先进性。大量智能电子产品涌入市场。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其消费主体。手机娱乐功能的拓展是对大学生的极大诱惑。
第二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学习、人际压力过大。大学生是处在校园和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蚁族”、“蜗居”这些都成为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压力的难题。生活压力巨大,人际交往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更快,这使得手机成为必不可少的重心。把人际间的沟通通过手机来完成,手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的人际直接沟通。或者因学习过于压抑,需要通过游戏聊天来排遣。
2、手机的过度依赖造成的影响
“手机依赖”对成长中的大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1)大学生消费观造成了偏差,盲目从众,用手机在虚拟世界排遣无聊和空虚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2)不利于大学生的生理健康。科学家研究表明,手机产生的辐射可使靠近手机的大脑部位消耗更多能量,更会对皮肤有刺激。手机辐射危害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少使用手机,减少手机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3)相比生理健康影响,手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一些对手机依赖性严重的人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当长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会感到不适,并下意识的看看是否有未接来电或短信。经常担心手机没电,会出现幻听。焦躁不安、抑郁、脾气会变得暴躁长时间没精神等。
3、解决对策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手机的依赖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针对手机依性对大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建议:
大学生自身:
(1)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素质和认知水平,充实社会生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2)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多参加积极的课外活动来不断充实自己加强与人的直接交流,增强自信心。
学校及社会方面:
(1)加强“手机依赖危害”的宣传教育。对其有相关依赖性的学生较强心理辅导工作。让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克服对手机的依赖心理。
(2)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创建校园文化。高校有义务营造一个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组织各种趣味活动,以展现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丰富其课余生活。
4、小结:
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群体,应该理性思考、积极调整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制定使用手机计划,同时多与人沟通,学习和娱乐结合、拓宽视野,做到全面发展自己。
在问卷的派发与回收、整理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下面是我们小组对这次调查的失误总结与反馈。
1、题目不够创新,不能够很好的更深入剖析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
2、题目的排序没有做到循序渐进的效果,部分题目的选项中关于范围的划分较狭隘,容易导致以偏概全的结果出现;
3、被调查者的年龄、及年级跨度没有一个较明显的区分,由于组内人力资源、信息来源等有限,导致被调查者相对集中在大一这一个群体。
2023手机市场调研报告
上一篇:法律意识调研报告怎么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