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4日到6日之间。春天是树木变绿的季节。这也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古代称之为郊游)。因此,古人有清明节出游和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扫墓是清明节的传统作文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扫墓是清明节的传统作文1
清明总是有雨的好,细雨蒙蒙,柳枝翠翠,路人匆匆,这才成就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千古名句。我不曾确定一千多年前的杜牧可是徜徉在山间?山间是奔往的人群,哭着,在他们眼中,这个春光大好的日子应是思念与祭奠自己的亲人。
可我觉得,在这个日子中,更应是去幽静之地去思念过往人烟,这或许更有意义。( )
阴云垂垂,细雨沥沥,烟尘袅袅。我走在古巷中,脚边是青石板,雨水顺着屋檐从上滑落,清脆声音和着我软稠的足音。巷的确很静,虽没有丁香花的点缀,亦没有人的纷扰,只有的是旁边院落中伸出来的无名小花,花香不浓,可是素雅有致。沉睡在暮雨云烟之中,巷依旧保持着原本的面貌。那尽头是一口古井。我轻轻地拍打着井沿,雨声依旧淅沥,微风拂过面庞,我的哀愁又回来了。井是无情的,可是在清明遇上了我,也许也变得有情了,在这空寂深巷中响着那无序无休的音律。雪白的墙,乌黑的瓦,在井水中映衬出,深巷孤寂,我无言,井无底。只是世上知我者何人?两袖挥挥,井旁的苔痕又挽留了我,这青苔绿得很有生气,我不忍抛弃。雨声依旧空灵,在无人古巷中空响。我敲打着井沿,只恨没有丝竹相伴,错失了这绝妙的机会。
那年的清明,我曾经深深地迷醉在此。
晴空万里,清风拂来,本是又可去郊游的日子,可我却选择夜游了古巷。日光隐去,清明的气息依旧可以闻到。月光在巷中的树梢上钻出来,照在我的背上,流下了一缕清清的,冷冷的月影。我继续前行踱步,古巷的房屋已经焕然一新,显得热闹极了。街市边叫卖着物品,我眉头紧锁,这个清明,难道是来追思这古巷的?走到了尽头,原本以为古井仍在,可是,它化成了一座坟——已被混凝土填平了……
土啊,你埋葬了井水,可你知道这就是我的心啊!月色洒在了“坟”前,我走在“井”的四周,古巷已不幽静,石板变成了柏油,可见它也成为了世俗,都说雨是表示哀悼,可晴天也是啊!我爬上了这“坟”,这古巷已经死去了,这树叶也已死去,它们只能留下了躯干,像我一样。在这坟前轻轻地啜泣,轻轻地。
星空是很璀璨,月光是很清冷的,风是很柔和的,他们是想唤醒我已受重伤的心吗?不能。我的心也在这清明时节,埋葬进了这坟,这座永恒的坟。清明,总是有哀思,我想,那埋着的井水中,还能照出我忧伤的面影吗?
物是人非触景伤怀;若物不是而人是,那么思怀,也是徒劳无用的。
天空应当飘下些雪花,我想。这阳春的白雪,又有谁还能和上的呢?
扫墓是清明节的传统作文2
这次去跟姑奶挂亲的有伯父伯母、爸爸妈妈、姑妈、大姨、米多姐、米多姐的哥哥、九里哥、梁浩鑫、小姑和我。小姑是我姑奶的小女儿,她有一个姐姐。姐姐早以出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小姑的爸爸又一次组成了新的家庭,以后就一点都不管她的死活。她一个人独力维持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苦,更谈不上上学读书了,从没踏进学校的大门。其实她很渴望读书。她家和咱们家距离很远,自从姑奶去世以后,就失去了联系。今年我伯父偶尔一次机会联系上了小姑,终于在凯里见了面,于是约咱们大家一起去跟小姑的妈妈挂亲。知道她的身世以后,我非常同情她。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知识文化去帮助她学习。弥补她没进过学校读书的愿望。咱们从雷山乘着伯父的小轿车到固鲁寨门,下车后就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往上走,一路上咱们活蹦乱跳、有说有笑。小姑也和咱们一样的很开心!
走着走着,忽然下起了大雨。在大雨中咱们互相照顾,小姑拉着我的手,我拉着梁浩鑫的手……,咱们相互用自己的衣服去为对方摭风挡雨。一路上风风雨雨、行走非常艰难,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姑奶的墓地。走到墓地之后,一片绿色的草地展现在咱们的眼前。位于草地中间的一个土包包就是姑奶的坟墓。雨还是下个不停,爸爸和伯父一边吩咐咱们一伙小朋友去避雨。一边忙着清理墓地上的杂草,他们顾不上自己身上的雨水,七手八脚地忙着料理墓地半个小时后,终于完成了。然后伯父叫咱们下来,咱们这一伙小朋友争先恐后地下去和大人们一起分享祭奠姑奶的食物。每个人一手抓糯米饭,一手抓着大块肉津津有味地吃着。咱们吃得可香了!雨渐渐变小了,咱们在细雨中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空旷而美丽的地方。一路上我在想:这不就是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亲人的一种思念吗?其实挂亲就是一种孝敬长辈、关爱亲人的一种活动。
虽然这次去固鲁挂亲很辛苦,但我还是感到快乐,正因为这次去挂亲,我认识了小姑,也让我懂得了怎样去关心他人、关爱长辈、关爱亲人的道理。每想起挂亲的这一天,我就自然而然地感到开心和快乐
扫墓是清明节的传统作文3
这个清明小长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常德的诗墙游玩。
这诗墙,原是常德的沅江防洪大堤,后在上面刻上一些诗词,便成了一处景点。据说,诗墙上共有1267首诗,还被选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呢!
颠簸一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诗墙公园。天空有些阴沉,飘着些细细的,若有若无的雨丝,却丝毫不能影响我的好心情。我满怀期待地走进公园,立刻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了:大门左右两边,是长长的两面墙,我睁大眼睛,尽力望着,却如何也望不到头。墙上镶嵌着一块块黑色石板,大小形状虽不一,看起来却竟如群蚁排衙一般,整齐而和谐。黑色石板上,阴刻着一首首诗,我细细端详:哟,这每一首诗,都是由一位书法家亲笔所作呢!
我迫不及待地选择一边,向前走去,边走边侧头欣赏石板上的诗歌。那诗歌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异域的;有抒发豪情的,也有反映生活的……诗的种类繁多,却无一例外的形韵皆美,每一首都足以令人啧啧称赞。
我沉醉于这诗的海洋之中,一会儿便过去了半个小时。我回头望望,已见不到最初的入口;又转身向前看,这墙仍如开始一般,有近到远而慢慢缩小,最后成为一个点,可无论你往前走几步,或是奔跑起来,那个点依旧静静的待在那儿,纹丝不动。我心中不禁再次感叹这诗墙之长。同时,在我抬头时,我看见了些许有游人: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蹒跚学步的幼童;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有拎着菜篮的大娘。他们有的自己站在墙边静静欣赏,有的和同行之人轻声讨论;还有一位母亲正用温柔的语调给一个穿着碎花裙子的小女孩念诗……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是那么美好。
这个清明,我沉醉于诗乡之中。
扫墓是清明节的传统作文4
望着窗外如牛毛般的小雨,我的心便如同地上的小水洼一般,被雨丝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吟诗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回忆就同窗外的雨丝,随风飞往了埋藏在记忆深处的清明节。每当清明节前夕,故乡的心灵手巧的妇女就会折好“金元宝”“银元宝”,为的是在祭祖时烧给祖先,希望他们死后在天国能过得安好。即使折纸往往会耗去她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她们却说:“这可是烧给祖先的,怎么能有丝毫的怠慢呢?”在去祭祖之前,大人们往往会准备一些供品,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饭食:如猪肉、水果等。
到了清明那天,全家的老老少少都会带着祭祖用的物品,并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来到祖先墓前。年轻力壮者,或是扛着锄头,或是提着镰刀,卖力地清除着坟旁的杂草苔蕨。年长者,则负责摆放贡品和布置白布。当将坟墓的周围都打理好了,年长者就会将香烛点燃,并念念有词,无非是一些祝祷祖先在天国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同时祈求祖先保佑后辈的幸福康健。然后亲人们都把折好的金银香纸,冥币倒入烧化,与此同时,人们还会点起一串鞭炮,来表示仪式的结束。看着熊熊烈火将一切都燃为灰烬,我不禁感慨人生无常,感叹人生的生离死别,暗暗希望还健在的长辈能长寿健康。
在扫墓过后,家中便会多了一种食品——清明果。清明果是用一种植物的叶子制成的,有甜馅和咸馅。清明果便是这个催人泪下的节日中对我唯一的慰藉了。
清明虽是缅怀先祖的节日,却一样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其实孝敬长辈的最好方式,不光是在他们离世时进行纪念,更重要的是趁他们还在世时多陪伴多孝敬他们。
扫墓是清明节的传统作文5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又到了,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这次清明节爸爸带我回乡下去祭祖。那天天气晴朗,一路上,我再次闻到了农村独有的风味――“空气清新”。一棵棵树都长满了嫩绿的叶子,梨树的枝头上开满了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也开满了枝头,在春风的呼唤下把它小小的花瓣洒入人间,好像正欢迎着我们在它这里通行。田野里长满了绿油油的小麦,田岸上的油菜也开满了黄色的小花,放眼望去,真是万绿之中一点黄,非常好看。站在这里,感到在我们头上的天空是那么的蓝,白云是那么的白,春天的气息注入到我的脑海间,让我心旷神怡,我真想永远的生活在这片天空下。
到了墓地,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烛,还烧了许多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祭拜,大人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呢,我心里也念着:“祖先保佑,让我考试得满分!”祭拜完,我们收拾好东西,缅怀着对祖辈的思念,回家了。
这次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让我沐浴了大自然春天的气息。
扫墓是清明节的传统作文
下一篇:清明思念之情作文7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