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家!您身边的写作助手!请记住我们域名:4218.cn

自我内心的读后感700字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自我》详细阐述了与自我有关的概念与理论,如自尊、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自我中心的偏差、刻板印象、认知失调,甚至文化对自我概念的塑造等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自我内心的读后感700字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我内心的读后感700字1

一 寻求自我认识

(一)自我提升的动机

1.提升自我价值感 2.准确动机,减少不确定性和愉悦自我,认识自我,尤其是在宗教和哲学中,自我认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版块,3.一致性动机,准确的自我认识能够更大限度的体验到个人价值感。人们自我评价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往往有很大的出入,对自我验证的反馈的寻求能够帮助人们避免因自我认识不一致而引起的焦虑和混乱,当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一致时能使我们的社会交往变得更加平和有益。

(二)自我认识的来源

1.物理世界,物理世界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来源。比如你想知道自己有多高,可以直接用直尺进行测量,想知道自己160的身高算高还是矮。可以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2.社会世界,人获得自我评价的另一种方式是关擦其他人的反应和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库利认为,人如何感受自我发展是由社会决定的。首先,我们对于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进行想象。第二,我们想象这个人如何评价我们。第三,我们因为这种想象的判断而感觉好或者是不好。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自我评价上往往出现“正向偏差”,即夸大自己的行为,自我评价常常出现误差,尤其是在一些积极的品质上。3.内省,指向个体内部寻求答案,因果归因构成重要的自我认识的来源,他人的行为也会影响自我认识归因,比如有人告诉你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么在聚会上,你会不自觉的引导自己表现出害羞的样子。并不存在一个完全一致的自我,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自我的展现,整体而言。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加内敛,害羞。

二 自我发展

(一)社会化和自我的出现

个体从刚出生时和社会毫无联系的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一个婴幼儿开始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时标志着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们开始想象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时标志着自我的出现,即开始和社会发生联系。低等动物的沟通具有很大的本能性。而人在社会中长大,会受社会交互作用的影响。比如在一家无人看管的商店,你想要偷东西,你的脑海里就会进行一系列的思考,是否有监控?如果被抓住是否会对我的名声产生影响,这时候你已经由个体变成客体,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果。文化也会影响人们的自我规范。

(二) 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

成年人早期会建立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进入一种承诺和持久的关系,如果没有获得这种关系将导致孤独。老化的过程包含大量的变化和中断,这对自我是一个挑战。

(三)认知发展模型

1.感知运动阶段,在0-15个月,可以考虑未发生的事情

2.前运算阶段 15个月-6岁,发展出抽象思维的能力,加大了语言的获得

3.具体运算 6-11岁,变得具有逻辑性,理解守恒的定义

4.形式运算阶段,大于11岁,能进行有效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比如我做了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这些认知技能可以让个体摆脱自我中心。

三 从认识观点看自我和自我调节

(一) 个人服务偏见

1.个人在信息加工中常常带有个人服务偏见,偏见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1.动机过程,这个过程常常是个人为自我感觉良好而下意识的做出判断,2.认知过程,个人在社会活动中行为是可选择的,结果可能对他人和自身产生消极影响。

(二)自我复杂性

1.个体会以许多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还是以有限的几种方式?用许多不同方式看自己的被认为是高自我复杂性,反之就是低自我复杂性。个体的自我表征越复杂,就越能轻松地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但是复杂的自我概念也有可能引起社会身份的冲突从而引发矛盾,比如我不能是一个年薪百万的程序员还是一位奥运长跑项目的获得者,同时还是一位哲学家,慈善家。高自我概念总与抑郁,神经质和低自尊相联系。个体的自我表征越不复杂,他对于积极事件或者消极事件的反应就会更加极端。

(三)自我调节的一般模型

1.目标选择,假定目标来自期望—价值结构,个体对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持更大的肯定,那期望—价值就高,反之则低。目标可以被定义为不同的抽象水平。用广泛而抽象的语言描述的目标通常被认为比用精确语言描述的目标更加有价值。例如个体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自由的人”经过大量研究被证明通常是生命中最有价值的目标,

2.行动准备,在这个阶段,人们搜集信息,并且根据可能的结果构建情境。

3.行为控制环路,控制是对个体如何利用信息调节他们的行为。自我会在过程中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根据可能性预期对结果做调整。关注自我的个体会花更多的时间对自我心理进行研究,但是过度的自我意识可能会产生自我破坏行为,比如酗酒或寻求刺激,因为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自我水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自杀行为。自我意识过低时,个体将无法对他们的行为与适宜的高层次标准进行比较,这会导致攻击性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四)自我展示

自我展示的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界定社会情境的性质,很多社会交往都是角色统治的,社会又是高度结构化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1.自我展示获得社会或者物质奖赏,我们常常希望别人按照固定的方式看待我们自己,社会奖赏也取决于能否让别人相信我们有某些特殊才能的能力,想要成为领导就必须证明自己是具有领导能力的。

2.自我建构。我们试图在他人心中塑造自己的特定形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为自己建构一个特定的身份,比如银行家在我们的印象里面就是西装革履,步伐匆匆一本正经的样子。自我增强的需求也是我们需要自我建构的另一个原因,大多数人相信自己是有天赋的,受人喜欢的等等。自我建构同样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四 抑郁

1.抑郁只是一种普通的心理障碍,大约1/8的人在生活中会体验抑郁

2.抑郁的大部分来源是我们对于某些特定事件的反应,比如失去亲人,失去工作,一次重大的个人的失败。

3.贝克认为抑郁的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障碍,处在消极情绪下的人比处在积极情绪下的人更容易产生与自我有关的消极心理。人们从消极的角度看待自我,世界,以及自己的未来,选择性的加工和关注自我消极信息,这些倾向转而导致抑郁的其他症状,比如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以及抑郁感,认知过程又会延长我们的消极心理。

4.抑郁的归因模型认为抑郁从认知角度解释了不愿意在第二次同样遭受一种痛苦时选择逃脱称为习得性无助,比起非抑郁者,抑郁者更倾向于对消极事件做出内部的,稳定的,涵盖一切的归因。这种倾向也更使人走向抑郁。

自我内心的读后感700字2

以前也读过一些励志的书,看过后总觉得书中说的都是一些空话,只是泛泛的进行了一些要如何做,如何计划等等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读了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后,感觉很不同,他不仅提出了易于理解的“成功同心圆”说,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大量故事来阐释成功的秘诀。这些故事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品味,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们走向成功之路。

首先,李开复老师阐述了“成功”一词的真正含义,成功是多元化的,衡量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但最根本的标准应该是:该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读了李老师的“成功”后,体会很深,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是所处地位与名望的高低,拥有财富的多与少,只有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其次,讲述了该如何做才能获得成功:首先要摆正心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成功的基础。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再将二者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行为方式中,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引导我们追寻自己的理想。在生活、工作中要诚信待人,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和信任,努力做到言行如一、言出必行。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而他人对我们的期待,正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一种良性约束,是养成“诚信”习惯的重要力量。

人生态度包括勇气,自信,同理心,胸怀,自省,积极。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境域,这就要求每个人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永保积极向上的态度。在顺境中,要善于自省,客观的评估自己,避免因盲目乐观而高估自己;在逆境中,要鼓足勇气,充分自信,用更加主动的态度来改变自己的境域;在处理事情时,要怀着同理心和容纳百川的胸襟,待人处世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留下空间和余地,主动反省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在人生态度上,我觉得自己在自信和勇气上还有些欠缺,在开会或其他场合总是不够自信,有想法但是没有勇气去表达,只是被动的等待被要求发言时才说。所以以后我一定会积极勇敢的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行为手段是实现价值观的途径。具体体现在四种能力上,即学习力、有效执行力、合作沟通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养。现在一项工作的完成会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大量的人际交流,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最终实现对工作任务的有效执行。同时发现兴趣和追求理想是行为手段的源动力,一个人只有拥有理想才能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果断的作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沿着自己的成功之路稳步前行。

我觉得它最值得读的地方是李开复老师结合了中国和美国人思维的精华。而且给了正确的成功的概念和方法。我看过写不少助人成功和成材的办法,也许他们写的不错,给出的方法也能把人塑造得更好,可是却无法让人有模仿的冲动和理由。但是这本书的背后,有一个真正的成功人士的影子,沉稳、睿智,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开放、善于沟通,有着一个优秀的美国人所具备的素质。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且知道如何去做。这种智慧,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并不多见。这本书里面传统而又开放的思想,应该能与当代中国年轻人一贯的思维找到切合点。

一直觉得自己够聪明,够冷静,李开复老师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看了他举了的那些学生来信的例子:“我的目标就是考清华的研,可我又担心自己考不上,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等等的各种言辞,我终于明白其实我也一样迷茫,一样没有看穿一些东西,没有领悟一些东西。

做最好的自己,这么傻的书名,却成为我读完全书时真正的信念!

不是每个人都足够坚定,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整清楚地认识自己,不是每个人都足够优秀,不是每个人都成熟到可以和一个四十多岁冷静睿智,事业辉煌到如同神话一般的男人比。那么,为什么不读读这本书呢?让一双沉稳的眼睛帮助你打量你自己,看到你的与众不同,你独特的优秀和你从来不曾察觉的缺陷。

李开复是聪明的、努力的,也是足够幸运的。他幸运的是他有一个传统又开放的母亲,从小便被灌输了中华的传统美德,又被送到了美国接受了开放式的教育和熏陶。他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品德卓著,坚定地追求自己梦想的父亲,让他明白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热爱。他幸运的是他碰到了一个学问出色、品格甚高的老师,即使他的看法和研究方向与老师完全相悖依然不遗余力的支持他,最终使得他在自己的第一项研究上取得成功。他更幸运的是他遇到的这些人,这些事使得他逐渐形成并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一步步坚定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终于理解,比尔·盖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首富了,因为他的目标并不是赚钱。我也能够理解李开复为什么能够取得那么多的成就了,因为他的目标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成功。寻找一份事业,而且乐在其中,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而且用它来造福世界和人类。

最后,是让读者用“智慧选择成功”,智慧并不是指人的智商,而是主动发现并选择最完整,最均衡的状态,以此来获得成功。当你做出选择后,就要“轻轻”放下,不要过多的考虑,而是用实际行动去完成你的选择,那么这就是成功。

《做最好的自己》书中,通过缜密的逻辑和真实案例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选择我的成功”这一主题。这本书对于我们青年人选择未来的道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雕塑出来未来的自己有很大帮助。最后引用李博士的一句话:“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做最好的自己,做快乐的自己,一步步向成功迈进。

自我内心的读后感700字3

书是阳光,能照耀万物之灵。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读后感,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读书是一种形式,读后感才是学到的实质。你印象深刻的读后感是哪一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自我》读后感(读后感)”,供您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本书讲了什么是自我,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如何认识自我,自我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虽然书中讲的是对自己的认识和探索,但既然人类大多生活在社会的环境里,所以自我的研究实际上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射。书中的很多话题都是从对自我的意识开始到理解这样的看法以及在他人的眼里和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体验。我们的成长,是先有身边人的评价即社会反射,从而形成意识,再不断印证自己的意识的过程。只有当你不断去做相反的事情的时候,你的想法才能被改变。为什么有钱人要做慈善呢?是因为为了让自己相信自己还是好人。那么我们可以用自我意识的特点来做些什么呢?

1、改善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自我妨碍,为的是不想看到自己失败。失败的次数多了,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的人,这样的感觉可不好。但实际上,上帝对人类是公平的,每个人都要经历失败才能成功,成功的那群人只是过了失败那条坎。

2、学会正确地赞美别人。当别人特别在意自己的某个部分时候,就是他需要被认同的时候,这个时候恰到好处的赞美会事半功倍。比如赞美爱买衣服的人漂亮,爱买书的人聪明,爱说话的人健谈,文静的人懂思考,害羞的人可爱等等。

3、控制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产生于人们寻求同一性的失败。比如说你工作努力却被指责偷懒,你觉得你讲道理别人说你胡说八道。你应该明白很可能别人说的很的很对,但这一点也不重要,因为书上说了“积极的错觉才能保证健康的心态”。

4、设置短期目标。短期目标会使你的“自我“意识到你的进步,从而产生积极情绪促使你坚持下去。

人类生来就拥有自我,并在整个一生当中都在探索自我。我们的自我认识主要来自环境的反射,我们利用自尊来处理这些反射回来的自我认识,通常高自尊是更积极的认识,低自尊更消极的认识。人的自尊就是掌控感和安全感,形成于儿童时期。最后,我们用这些认识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因为我们希望行为和认识具有同一性。反过来,我们的行为会增强或改变我们的认识,正确的自我认识并不是件好事,因为健康的心理是过份积极的自我认识带来的。

自我内心的读后感700字4

本科上了三门心理学的课程(心理学基础、儿童发展和社会心理学)和考完了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以后,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相对成熟的认知,也导致后来很长时间不读心理学的书籍。最近大概又对自我产生了一点点的怀疑,所以,需要用科学的知识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出解释,拾起一本心理的书飞快地读了下来。

《自我》是基于自我心理学的(如果有这么一门分类学科的话),它解决我到底是谁,如何才能最好地了解自己,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实现期望的目标,为什么有的人面对挫折时悲观消沉而另外一些人乐观积极,为什么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别人不同等等这类的问题。我会有意识地感受到自己的性格和态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从outgoing and extroverse变为easygoing and introverse,从always active and optimistic到a bit negative and depressed,从confident到a little self-abasement,从competitive到foxi。有的改变是自己所期望并有意识地控制的,而有一些是我无法抗拒和避免的。非常地好奇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终究是希望让自己成长为我不讨厌或者是喜欢的样子。

此书编写的像是文献综述,内容较全,单单是参考文献就有50多页。但相比于其他的心理学书籍而言,故事性和趣味性弱了一些,知识不够系统,翻译的也是差强人意,前后的专业术语部分不相符。自我心理学有与心理学基础和社会心理学交叉的地方,所以有的内容阅读起来非常熟悉。下面做了基础的知识整理工作。

可以先从一个简单的自我测验开始:

假如你想让某人知道你的真实情况,你可以告诉他关于自己的20件事情,包括你的个性、背景、爱好、朋友等等,你会告诉他什么?(读者可以尝试着列列看。)

【自我的基本概念】

自我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们头脑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人们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想象自己在照镜子,“我看到了我(I see me)”,一个主我,一个宾我,一个现实中真实的我,一个虚幻的我看见的我。

.S. 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常常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被试对象的某些特征。这里存在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的主题——反映研究主题的问卷;问卷真实测量的信息——被试对问卷的理解程度;被试的真实情况——被试对自己真实情况的认知;问卷测量得到的真实数据——研究者对数据的处理结果。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着”客观现实“和”主观认知“的矛盾。

再深一步思考,关于自我有几个问题: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子的?我理解的我是什么样子的?(自我)我喜不喜欢我现在的样子?(自感)别人所看到的我是什么样子的?(镜像自我)

什么构成了我?威廉·詹姆斯划分为了三类自我,即物质自我(我的猫、我的财产、我的房子、我的收藏,由我们对这些物质在心理上的占有欲组成)、社会自我(我是女儿、我是学生、我是朋友、我是妹妹,指他人如何认识和对待我们,即社会同一性)、精神自我(我喜欢运动、我很爱笑、我有责任感等,指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即个人同一性)。后来又增加了集体自我(我的民族、我的国籍、我的宗教信仰等,指我们对更大的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即集体同一性。)

物质自我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舍不得丢掉旧衣服或者是早就没有用的东西,因为它们代表了我们的一部分。甚至在看字母表时,我们都会对自己名字的大写字母更加敏感,心理学上称之为”人名字母效应“。

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指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对团体的归属感,例如我们根据职业、种族贴上标签,使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这时往往容易产生群体内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即我们总认为自己所在的群体更优越,如北大的学生总觉着北大比清华好。

题外话: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即当我不再拥有学生、女儿、妹妹、朋友这些身份,当我不再喜欢哆啦A梦不拥有金钱等这些物质时,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在于什么?大人们总告诉我说,要为自己而活。《无声告白》中最经典的一句话也就是”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可是什么是自己呢?有时候反过来想,是这些身份、这些物质、这些精神追求构成了我,我努力成为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妹妹,一个好学生,一个好朋友,学习,阅读,跑步,弹琴,塑造的都是那个独一无二的我。没有了这些所谓的”他人“、所谓的”外在“,我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另外一拨人将自我分为了可达自我(我想要成为的一类人实际上努力也是可以成为的一类人)、理想自我(梦想中的完美主义者)、应达自我(我应该成为的人,常受责任、义务的驱使)和不欲自我(我不想变成的样子)。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来源问题。归纳起来有三种,分别是物理世界(如通过测量知道身高)、社会世界(通过与他人比较知道自己高还是矮——向上比较或者向下比较、通过询问他人得到关于自己身高的信息——镜像自我)以及心理世界(内省、自我知觉和归因)。

镜像自我:以他人为镜子,我们通过观察他人如何看待我来决定我如何看待我自己。这里包含三个过程:他人的真实评价、我们知觉到的他人的评价以及最终我们形成的对自己的评价。自我知觉:人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自我认知。如我通过发现我听纯音乐的次数最多来知道我喜欢听纯音乐。

自我认识的真实性问题。首先,介绍一个优于平均水平(BTA, better than average)效应,即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更好,而实际上应该是一半的人比平均好,另一半的人比平均差。原因可能是:提升自我价值感以增强自信、信息差异(我对自己了解的更多,我更关注自己)等。然而,如果真的想要了解真实的自己,可以将自我认知与客观标准、与他人评价、与自身行为作比较。

【自我感受】

自我感觉取决于我们实际的能力与认为的潜能的比值,也就是情绪不仅仅取决于结果本身,还取决于我们对结果的期望。自尊=成功/自负。

自负pretensions代指个人认为重要的领域或者是让个人满意的最低成绩。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老师,那么别人跑步跑的好和你没什么关系,只有当他教学比你优秀时你才会心生嫉妒或觉得自卑。两个同学考试都拿了70分,前一个是个优等生,考试发挥失常,然后他非常失落;后一个是个差学生,突然很多蒙对了,然后他超级开心。是知觉而非客观现实本身支配着我们的心理活动。

事物本无好坏之分,唯思维使然。(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同一性危机】

同一性危机指对自我缺乏清晰的同一感,不清楚或回避考虑个人品质、努力目标、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价值观等课题,甚至无法“发现自己”。 (23岁的我仍面临着“同一性危机” = = )

同一性危机要解决三个问题:(1)职业(选择一个职业);(2)意识形态(建立一种宗教信仰、政治倾向和一般性的世界观);(3)性取向(确定他们的性取向和产生与年龄相一致的性角色行为)。

在历史上,这些承诺并不难做。在工业革命以前,青少年为家庭农场工作或当学徒从而承担起家庭的指责。他们也会信奉父母所信奉的宗教或政治信仰,而且,由父母来决定他们的终身大事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今天情况则大不相同。青少年能够自由地选择他们的职业、意识形态和结婚对象。这种自由明显是具有先进意义的,但它也并意味着要付出代价。今天,青少年必须决定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导致了埃里克森所描述的同一性危机的出现。

先前曾阅读过一篇文章——《北大学生怎么了?四成新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https://www.sohu.com/a/119532237_387170),直指中国青年人的”空心病“问题。“青年人处在浮躁、多变的青春期,既蕴藏着元气淋漓的生命力,又有着大梦初醒的迷惘、破茧重生的痛楚以及自我迷失的危险。生于今日之中国,不能不忧,不能不惧,不能不喜。”

我们该害怕么?心理学研究表明,尽管许多青少年面临各种问题,并且可能体验到自我概念的暂时性失调,但这些变化很少是极端的或长期的。多数青少年成功地度过了这个阶段,他们没有出现任何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并且形成了积极的个人同一感,在成功地形成了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同时与家庭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所以,正视这个阶段,积极地寻找自我。期待破茧而出的那一天。

【高自尊与低自尊】

高自尊者和低自尊者之间最核心的差异在于自我价值感的产生。低自尊者的问题是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是有条件的。如果成功了,你认为自己很棒,并以己为荣。但是如果失败了,你就会认为自己很差,并以己为耻。但高自尊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可以失败,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很好。高自尊者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在失败的时候也不会对自己感觉很差。高自尊的人更愿意尝试和挑战,低自尊的人更容易保守。

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要使孩子认为,“这次失败了也没关系,你还是一个好孩子”。

【自我认知的必要性】

理论学家常说,正确认知自我是心理健康的必要组成成分,接纳自己真实的面貌,无论是好是坏。但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苛求百分之百的真实么?

不一定。心理学家提出了“积极错觉”的概念,适度地提高对自己的认知,夸大自己的控制力,并保持乐观的人能够增强自信,更好地应对困难。所以没必要那么轴地希望不偏不倚地知道自己怎么样。

看到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是一件可怕和悲惨的事情。生命往往与错觉共存。

另外,希望你,具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和执着。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不要因为畏惧结果可能的糟糕而放弃了尝试的可能性。尝试了失败了不后悔,没有尝试直接说放弃才是真正的可惜。

【抑郁】

一个客观事实告诉你,如果你觉着自己有抑郁的倾向,别担心,这是正常的现象。毕竟有统计数据:大约15%的人在生活中有一次抑郁体验,虽然这些抑郁感在6到9个月后减缓,但其中20%的人至少持续两年。

抑郁的表现:无望hopelessness,认为没有人能帮助自己,自己也无法自救,感觉绝望无助;无价值worthlessness,认为自己没用、软弱、一无是处,人生没有意义。(尴尬的是这两种感受近期都曾出现= =)

抑郁的原因:应激事件的发生,如失恋、亲人去世等;个人素质,如低自尊(认为.......)、高条件性自我价值(过分要求被爱、被欣赏、过分要求有能力、成功,过分要求有道德、有贞洁。自我价值来源于他人的肯定或事业学习的成功。一旦现实达不到理想的标准,就从根本上放弃希望)、归因(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涵盖一切的东西,因重复的失败产生习得性无助,错失了改变的可能性。)

贝克认为抑郁主要是认知问题,包括(1)对自己的消极看法,认为自己是无能的、无价值的、有缺陷的;(2)对世界的消极看法,认为环境导致了他的现状,对别人或世界产生不满;(3)对未来的消极看法,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获得期望的未来。

所以,当你遇到苦难或挫折时,要知道,现在让你哭的事情最后都会由你笑着说出来,将所经历的痛苦、将对痛苦的思考视为人生的财富,挺过去以后你就会成为更好的人。当你真的不开心时,你可以选择转移注意力,不去想那些烦恼,这能让你心情舒缓,但要知道终究只是短期疗愈,并不能够解决本质问题。当心情稍微平静了以后,学会关注自我的心理状态,问问自己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导致现在的状态,现在这样子持续下去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何能够做出改变。非常要提醒的一点就是,抑郁往往是由于自己错误的主观认知导致的,学会走出习得性无助,对现实做出正确的归因,要知道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世界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友好,自己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没用。当然,也不要给自己提太高的要求,这个世界没有人是完美的,要允许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但不能纵容自己的不改变。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情,学会避免让那些刺激消极情绪的事物再次出现。另外,让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自我复杂性(能够用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自己),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你在学业上失败了,但你可以在情感上成功,你失去了一个恋人,但是你还拥有很多朋友。没有什么唯一会是你的全世界。相信自己,让抑郁变为一种短暂的应激反应而非长期的心理状态。(满满一碗鸡汤,送给你,也送给自己。)

自我内心的读后感700字5

生活中哪些点体现了人们寻求自我认识?

被动:文化与环境因素,在自我认识最开端,人们的自我认识很大程度上受文化和环境因素影响

主动:人们有时候会主动有选择的关注搜索,从而改变对自我的认识

自我提升动机:人们关注能够让自己感觉良好的、增大自我价值感的事物,这种需求让自己有意的提升,进而改变对自我的认识

准确动机:人们希望知道关于自己的真实情况,这样有助于更好的决策和实现其它目标

一致性动机:当人们慢慢形成自我的认识,自我的认识会促使人们寻求、信奉、关注自己所认为的,和自我相一致的信息,回避不一致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长大之后的自我很难被改变的主因。

人们通过哪些方面寻求自我认知?

物理世界:高富帅还是白富美,聪明还是愚笨,人们通过对物理世界的特征,再加上与社会其它人的比较,能够获取到物理世界的自我

社会世界:与他人的比较对自我认知有非常大的影响

社会比较:人们与其它人进行社会比较,从而明确对自己的认知,人们一般倾向于和自己相似的人进行比较,有时也会向上或向下比较,这会让你更加努力活着感觉良好

反射性评价:人们对自己的认知来源于其它人对自己的认知,即你认为别人怎么看你,你就会怎么看自己。这在儿童时期最为明显,因为儿童时期没有形成自我意识,无法主动有选择的根据自我意识获取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从而导致儿童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或他人。

心理世界:人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会对自我认知有一定的影响

内省:人们对自我最真实意图的思考影响自我认知,但是如果过度的关注自我内省,会降低自我认识的准确性,因为人不是独立的自我个体

自我知觉:人们根据自己所表现的行为进行推断,从而推断出自己的态度和动机,多笑会开心哦(^▽^)

因果归因:人们对事件的归因同样影响自我认识,打游戏归因自己菜你就菜,归因队友菜,你就不菜了o( ̄︶ ̄)o。而实际上人们很多时候都是夸大自己,这种积极错觉让自己感觉更好

4、自我的发展

我们在探究每个独特的人的自我是怎么样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自我具有着怎样的通用特质,是否存在共通点,如果不存在共通点,那么研究自我的意义就不存在。

在自我的通用特质研究上,我们回顾一点,自我是如何发展的?

米德的符号交互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沟通采用他人的观点and预计他人或社会的反应,这种采择能力与自我是具有相同意义的,也就是说自我的概念很大程度上在这个理论中是社会化的自我。

除了米德的理论,通过研究发现世界上大猩猩、猩猩和人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产生自我意识的生物,特征就是能够识别即时的反馈,例如镜子中的自我。

而在人类本身的发展中,人类刚出生就具有自我意识,但是这种自我意识会随着不同年龄或阶段有不同的变化。

在自我描述上,9-12个月绝大多数婴儿只能通过即时的反馈识别自己(例如镜子),而在15个月后,大多婴儿都可以通过脸部标记进行识别自己,产生自我意识。

这与人类认知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在0-15个月,婴儿是极端的自我中心,完全以自己的思想和感觉为中心;在15个月到6岁,儿童依然比较自我中心,但是已经具有抽象能力;在6-11岁,思维变得具有逻辑性格;11岁后能够思考假设的事件和情境,摆脱自我中心。

同时在心理社会化发展模型中,不同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也对自我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

在此阶段,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事青春期由于身体环境的巨大变化,需要对自我产生比较深刻的认知宾我,并保持与之前自我的连续性,一般来说,认为在职业、意识形态、性取向上做出承诺,就能够完成转变,我觉得我可能在这一阶段都没完成。

人类对于宾我的认知随着年龄阶段也不一样,尤其在9-14岁会对自己有比较消极的认知,不同时期的描述内容如下,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的三种认知自我。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